統保為電梯公共安全兜底
發布時間:2015-11-30 08:45 點擊率:1054
編者按 在現代社會和經濟活動中,電梯已經成為城市物質文明的標志,特別在高層建筑中,電梯是不可缺少的垂直運輸設備。然而,電梯也有不可承受之重和不可承受之痛。電梯的安全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牽動著人們緊繃的神經,要求改革電梯安全監管方式呼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急迫。 在電梯安全監管方式改革中引入電梯責任險是一種有益的探索。深圳市電梯責任保險統保工作的4點經驗,對于全國各地共同推進電梯安全責任險,進一步發揮保險在保障電梯安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義。 □ 本報記者 傅江平 深圳是一座急速升高的城市,迄今已擁有各類電梯13萬多臺套。作為負責電梯安全的政府職能部門——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不遺余力地探索電梯安全監管方式改革,努力構建“企業責任落實、市場有效調節、政府高效監管、各方監督到位、社會救助及時”多元共治的新格局,其中推動電梯安全責任險工作是改革的又一成功之舉。該市以“一方投保,多方受益”為主要“賣點”的深圳電梯統保項目自2013年11月18日落地并開出全國第一份電梯統保保單以來,經過兩年多的宣傳、推廣受到了主管部門、投保企業的一致好評和認可。截至2015年10月底,深圳市約7萬臺電梯參加統保示范項目,保費規模超過500萬元,占該市在用電梯的53.8%。深圳市電梯責任險統保項目自運行以來,投保覆蓋面、社會影響力、客戶滿意度等各方面都走在全國前列。 經驗一: 指導思想明確 政策法規先行 電梯行業的特點是責任主體復雜、應用分布廣、數量眾多,傳統的公眾責任險或特種設備責任險都是“誰投保誰受益”,常常出現由于權責不清不能及時賠付或無法賠償的情況。為此,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引入統保項目之初就明確了指導思想,就是為電梯公共安全兜底,保險方案必須體現“更優惠、多保障、多方共贏”。 為確保改革成功,深圳市高度發揮政策法規的保障作用。2013年10月25日,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印發了經市政府批準的《深圳市電梯安全監管方式改革實施方案》,首次提出建立電梯責任險制度,同時,該項制度也正式寫入《深圳經濟特區特種設備安全條例》,為深圳電梯統保項目提供了政策法規支撐。 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在探索和實施電梯統保的過程中既積極引導又嚴格把關,進入實施階段,該局借電梯現場會、動員會有利時機,向廣大電梯使用、維保單位推廣深圳統保項目,同時結合監督抽查引導企業積極參與投保工作,進一步推動了深圳電梯統保項目工作順利進行,并結出累累碩果。 經驗二: 市場自主選擇 發揮市場作用 在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更好發揮政府作用。”2013年3月,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電梯安全監管方式改革之初,即明確充分發揮市場“無形之手”作用,由電梯企業自行選擇保險機構及其保險產品,政府的“有形之手”負責積極推動和過程監督。2013年7月30日,該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召開專題評選會,7家保險企業集中推介其電梯保險產品,由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中20家電梯理事單位投票表決。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特設處主任林鑠眾作為觀察員全程監督但不參與投票表決,政府推動、協會搭臺、企業唱戲,深圳市電梯行業自選的電梯統保項目提升了市場接受度,有效減少了后續市場推廣的阻力。通過公開招投標,經過嚴格的篩選,江泰保險經紀股份有限公司以絕對優勢中標。在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監督指導下,江泰公司作為保險經紀人,在大量風險調研的基礎上,根據深圳市電梯行業的風險特點和需求,創新設計完成了深圳市電梯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保險方案。電梯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每臺電梯的基礎保費為80元;每部電梯每次事故累計賠償300萬,每人賠償限額為100萬元(不管受傷或者身亡)。 統保示范項目正式運行后,江泰公司在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及特種設備行業協會的指導監督下,先后完成了3次全市范圍內電梯相關企業的保險及風險管理培訓,累計上門服務電梯相關企業已超過200家。江泰公司通過新聞媒體、行業會議、小型產品說明會、上門拜訪培訓、發放安全宣傳資料等方式,從多方面向廣大市民、電梯相關企業宣傳電梯風險防范相關知識,分析國內發生的電梯事故典型案例,詳解統保產品優勢,與電梯管理人員分享風險防控技術,有效地提升了廣大市民和電梯企業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同時,江泰公司協同保險公司積極參與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倡導的“百萬學生安全乘梯”宣傳教育活動,協助參與制作宣傳3D動漫電梯安全教育宣傳片。目前江泰公司正與市內多家大型物業公司合作舉辦“電梯安全進小區”的活動,除發放安全乘梯宣傳材料大力宣導安全乘梯行為之外,也為小區用戶滾動播放電梯安全教育宣傳片,引導市民安全文明乘梯。 經驗三: 產品設計優越 符合行業需求 深圳示范項目的保險產品以電梯所有人、使用人、生產廠商、管理方、維保單位之一均可作為投保人,且約定一旦投保,相關電梯的所有人、使用人、生產廠商、管理方、維保單位均同時成為被保險人,實現“一方投保、各方受益”的產品特點。這樣的設計有利于化解電梯事故可能引發的社會矛盾,避免索賠爭議、責任主體扯皮、共同責任分攤等問題。 同時,在保障范圍上深圳市電梯責任險做了大幅擴展。在一般常見的條款措辭情況下,對于常見、多發的電梯安全事故,如:電梯設計和生產原因、維修保養期間事故、管理人員操作過失、電梯遭受盜竊搶劫事故、自然災害事故、意外停電事故等等均不予賠償;并且如果所發生的電梯事故責任方認定不清,則保險公司往往以“不能確定依法賠償主體”的借口拖延賠償和事故索賠流程。深圳示范項目的電梯責任保險產品則明確承!半娞莅踩鹿屎推渌馔馐鹿始白匀粸暮Α币鸬陌ㄍk姟⒒馂暮捅ㄊ鹿,以及電梯超速、超載、墜落、超越行程的保護、運動部件傷害、不平層、安全保護失靈、轎廂意外運動等原因而導致的第三者跌落井底、夾傷、夾亡、摔倒等傷亡事故,包括因發生電梯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意外事故或自然災害導致的第三者人身傷亡或財產損失,保險公司均應按照保險合同的條款約定負責賠償,示范項目責任險產品條款約定的賠償范圍比常規的“依法賠償”范圍要寬泛很多,且不會產生索賠爭議或保險賠償因為事故定責原因發生的任何滯后情況,實踐證明深圳電梯統保項目符合電梯市場需求,有較強的產品優勢。 【案例】2015年6月16日,在深圳市福田區和汶超市發生了一起顧客摔傷事故,由于傷者年紀大而且傷勢較嚴重,所以提出賠償要求金額較大。江泰公司在接到報案電話后,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協助電梯公司、使用單位與傷者家屬進行溝通、協調,協助處理后續賠償事宜。通過對事故更加仔細地調查,發現事故發生的原因是老太太在扶梯上與自己的孫子拉扯,導致其在電梯上摔傷。電梯本身沒有出現問題,電梯相關管理單位也盡了電梯管理義務。若按照傳統的公眾責任保險或普通的電梯責任保險,該起事故很大可能保險公司將拒賠。此時,統保產品的優勢凸顯,通過深圳市電梯責任保險賠償處理中心討論并投票表決,最終各方給出的統一意見是按照傷者醫療及營養費用的70%進行賠償,傷者與商場也就賠償金額達成一致,并簽署了賠償協議,妥善解決了此次事故,獲得了各方的普遍認可。 經驗四: 強化預防管理 賠償機制有效 引入責任保險機制的終極目標是,通過市場的手段加強事故預防力度,最終降低電梯行業事故發生概率。深圳市電梯責任保險統保示范項目在設計之初就明確提出要建立電梯行業事故防控及救援機制。江泰公司協同深圳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保險公司共同組建深圳市電梯事故防控及救援中心,具體落實電梯行業事故預防工作。 2014年8月,深圳市市場監督局聯合公安消防部門舉行了電梯公共救援戰略合作暨電梯統保示范項目簽約儀式。會上,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深圳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江泰公司聯合簽署了《深圳市電梯公共救援理論培訓及實操訓練服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約定,深圳深圳市市場監管局將與市公安消防支隊建立信息交流和日常聯絡機制,同時由市特種設備行業協會與江泰保險經紀公司提供師資、視頻教材、意外保險等資源,對3000名消防官兵進行電梯公共救援理論培訓,對150~200名消防官兵骨干進行實操訓練和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發證,大力提升消防官兵的電梯公共應急救援能力。 電梯安全涉及廣大社會公眾的直接權益,一旦發生電梯意外事故,相關的保險索賠處理流程和結果往往是衡量項目運行是否順暢、受害家屬是否滿意、社會影響是否惡劣的關鍵因素。結合近些年國內若干起電梯事故的善后處理情況,可以發現一般保險公司電梯責任保險的理賠定損流程均由保險公司發起,按照保險公司既定的規矩和相對并不人性化且缺乏電梯行業專業人士參與的流程和標準對遭受人身傷害的第三者及其家屬進行理賠定損,難免造成一定的索賠爭議。 深圳示范項目的理賠定損流程則通過引入監管部門、電梯檢驗檢測機構、行業專家、江泰公司專職索賠員等與保險公司共同組成的保險事故賠償處理中心進行事故賠償流程處理,并負責提供保險事故的定責定損意見。這樣的方式就把保險公司的單方定損變成多方共同定損,對于受害第三者及其家屬而言會有更多更大程度的索賠意見獲得認可,將大大地提高保險索賠處理的時效性和社會滿意度,降低電梯事故的負面社會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