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自籌50多萬元 為舊樓加裝電梯
發布時間:2015-07-18 11:13 點擊率:1197
昨日,常青花園一棟有著10多年歷史的7層樓樓梯住宅,在樓道旁加裝的電梯土建框架完工,舊樓即將裝上電梯。長江日報記者獲悉,這是從2013年我市出臺舊樓居民加裝電梯政策以來,我市成功實施的首例。
常青花園這個加裝電梯的房子位于12區13號樓1單元,這是7層樓的住宅,位于常青花園中心花園旁,地理位置好,小區內綠樹成蔭,但是住在這里的高層樓住戶對此又愛又恨。業主介紹,10多年來隨著業主年紀大了,上下樓梯越來越難,有住在高層的業主因為腿腳不靈便,無法爬樓梯,只能放棄住這么好的房子,在外租房住。 更讓業主糾結的是,這個本身品質絕佳的房子住不了,賣了又可惜;并且,由于要爬高層,房子愿意買的人很少,房子面臨“有價無市”的尷尬。 從2010年起,業主們聽說一線城市有舊樓成功加裝電梯,多次到職能部門要求申報。因我市沒有相關政策,申報之事遲遲未審批。業主們沒有氣餒,向居住在小區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反映,通過代表委員呼吁政府出臺相關政策。 對此,市政協高度重視,2013年從全市近千份件提案中,將舊樓加裝電梯遴選為排名前十的重點提案。當年年底,我市出臺了《武漢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意見》,為加裝電梯掃清了制度障礙。 2014年,常青花園12區啟動了加裝電梯的居民投票。按照政府要求,加裝電梯的樓棟,必須經本單元建筑專有部分面積占建筑物面積2/3以上的業主且占總數2/3以上業主同意。對此,居住在低層的居民卻并不熱心,因為他們上下樓并不需要電梯,加裝電梯反而對自家房屋采光有影響。 眼看事情進入僵局,高層住戶在業委會幫助下多次與低層住戶溝通協商,承諾加裝以及后期維護電梯費用主要由高層住戶分攤,花了大半年時間才取得意見統一。 今年,業主們自己籌集了50多萬元,準備在單元樓道外加裝電梯。雖然總體費用不低,但是相對于樓梯房變成電梯房帶來的方便和房產保值增值,居民們還是很劃算。 分析>>> 10多處申請僅一例實施 加裝電梯不容易 《武漢市既有住宅增設電梯的意見》自2013年11月施行,試行期定為3年,然而1年半時間過去了,全市有10多個小區申請加裝電梯,但真正實施成功的目前只有常青花園12區13號樓1單元。加裝電梯到底難在哪? 首先是業主協調難。漢口楊汊湖一小區,早在去年3月份就通過政府審批,但是至今沒有動工。主要原因是有的住戶對分攤費用比例有不同意見,有的住戶認為加裝電梯破壞房屋采光,鄰居間意見不統一。 其次是審批手續復雜。漢口臺北路一小區業主間沒有異議,早已籌集了加裝費,但是審批涉及到的部門有7個,要一個部門一個部門跑,有的部門甚至還沒有碰到相關申請,需要向上級匯報,僅跑手續就要1年多。 再次就是不符合加裝條件。南湖一個老小區準備申請加裝,但是由于場地限制,電梯無處加裝。 還有就是加裝電梯費用高。據一家電梯公司介紹,加裝電梯至少要30多萬元,后期維護費每年還要上萬元,舊樓一般住的是老人,很多都負擔不起這個費用。(記者馬振華) 提示>>> 1、本單元建筑面積2/3以上業主且業主總數2/3以上同意。 2、居民間協商好加裝電梯費用和后期運行維修費用。 3、持房產證、同意加裝電梯書面意見、加裝方案、結構安全證明、現場安全生產及交通雛形保障承諾書,向區規劃部門提出規劃審批申請。 4、區規劃部門審核后,在項目現場進行不少于10天公示,并按照規定辦理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 5、確定施工和監理單位,并向區建設、消防、安監等部門申報辦理施工許可、消防設計備案及安全監督等相關手續。 6、到區質監部門辦電梯施工開工告知,同時向電梯檢驗機構申報監督檢驗。 7、竣工驗收合格后,向區建設部門申報辦理竣工驗收備案。 (記者馬振華) 舊樓加裝電梯流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