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梯義診 防范事故
發布時間:2015-06-09 09:26 點擊率:1092
電梯安全關系到千家萬戶,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更是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截至2014年12月31日,深圳市投入使用時間超過15年且仍然在用的電梯共7993臺,且大部分“高齡”和“帶病”電梯還在運行,這些電梯已成為城市公共安全亟待解決的難題。5月21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召開深圳市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通報暨2015年度政府資助評估項目申報征集發布會,決定全面開展深圳市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并安排專項經費對1600臺老舊電梯實施免費安全評估。
年度政府民生實事 深圳市特檢院潘海寧部長介紹說,電梯使用一定周期(如15年)后,電氣線路存在老化,機械部件存在磨損、疲勞等情況,故障率不斷增加,運行可靠度隨之下降。安全評估通過采用風險評價方法,對電梯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節能環保狀況進行綜合性分析和判斷,為電梯修理、改造、更新提供技術依據。 據了解,深圳市政府高度重視老舊電梯安全評估工作,并將此工作列為深圳市年度政府民生實事之一。在這次評估中,深圳市將實施自愿申報、抽簽確定、免費評估原則。電梯使用單位自愿申報納入政府資助老舊電梯安全評估項目,市場監督管理局將通過抽簽方式確定納入項目的電梯,其安全評估費用由政府承擔,企業無需支付費用。對需要升級優化電梯性能的使用單位,安全評估可作為電梯修理、改造、更新經費申請的依據;對安全評估發現的安全隱患,使用單位應及時進行整改,并將整改結果報安全評估機構確認后方可將電梯投入運行。 事前主動預防 實踐證明,通過對老舊電梯進行風險評估,及時發現在用電梯存在的安全隱患,可以變事后被動排故為事前主動預防,避免發生人身傷亡和財產損失事故。 深圳市羅湖區華;▓@4臺電梯使用年限已將近20年,加上人流量大、全天候超負荷運行,常有故障發生。去年,深圳市場監管局派出技術人員,對華;▓@的電梯進行全面系統的風險評價,并向小區遞交了內容詳盡的風險評價報告。不僅指出了電梯故障頻發的主要原因、潛在的安全隱患,而且針對安全隱患,按照風險等級高低進行排序,指出每個風險可能產生的后果及應對措施。4個月后,華;▓@的4臺電梯全部進行了升級改造。改造經費約60%來自大廈的維修資金,約40%來自政府的補貼。4臺電梯改造后,平均每月節省電7000多千瓦時。 據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特設處處長張少標介紹,在深圳投入使用時間超過15年且仍然在用的7993臺電梯中,有4675臺為小區電梯,產權為多個業主共有,更新改造意見難以統一,經費也難以籌集。而且電梯涉及生產、使用、管理、維修各個環節,技術性、專業性較強,不同單位和部門工程人員從各自角度出發,做出的改造預算往往差異很大。深圳市市場監管局作為特種設備政府主管部門,站在第三方角度,客觀、科學地對電梯改造進行安全風險評價,相比物業、改造單位的各自評判更具公正性、權威性,更容易被各方接受,也有利于推進全市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工作順利進行。 |